平安城市在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安防因为是保一方平安,在平安建设中立了大功,所以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这也给安防行业带来巨大市场商机,无数安防企业受益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这里不仅是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还要保证信息化的安全,因此我国平安城市建设正朝着大联网、高清方向进行。
平安城市大联网 安防企业任重而道远
2012年2月份公安部关于视频图像信息整合和共享工作下发了《任务书》,其中明确规定建立视频图像信息深度应用机制,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整合和视频信息共享。视频监控实现全国联网后,全国各地的监控信息便可以实现共享。规定到2015年6月,要实现全国各地市级和东部地区100%、中部地区90%、西部地区80%以上的县级公安机关建成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在部、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及在授权范围内互控的基础上,开展多级平台间的联网调试工作,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省级共享平台与辖区内各级平台的联网率分别达到100%、90%、80%以上;全面完成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公安业务信息系统或平台的融合应用;按需建成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这意味着三年后,各地将会全面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平安城市大联网。
平安城市大联网不仅包括公安部内部联网,也包括公安部与外部社会的联网,通过统一建设视频网络联网平台,将彻底结束因缺乏统一规划而导致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离散化、缺少统一技术标准、平台架构扩容等缺陷与弊端,通过资源的有效共享,能够形成积聚的资源优势和整体优势。只有实现视频图像共享才能将视频监控系统转化为一线的实际战斗力,真正服务于各公安警种的现实业务工作,缩短反应时间,减少人力耗费,相对保证了城市的安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后,可实现与其他警务系统信息共享、灵活查询、智能识别、行为分析、视频案件库管理、综合警务信息管理等等功能;实现建立协调有序、响应快速、指挥顺畅的公安应急指挥通信体系;做到以服务公安案情侦破为核心,能够充分利用视频资源提供有效线索,实现跨部门、跨警种的信息共享和应用共享。
实现联网和信息共享后也应对存储的录像数据做出更加高效的管理和利用。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视频录像的管理方面,通过分析公安破案周期的时间规律,引入了录像的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公安部门可以根据本地案件报案时间间隔规律自主设定录像的生命价值进行录像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录像存储空间,在不增加存储设备投资的情况下,可将视频记录时间延长30%-50%,大大提高了视频监控的管理效率。
此外,实现信息共享后还可在浩如烟海的视频记录中快速、准确、完整地得到对破案最有帮助的录像片段。这些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视频检索的效率和准确率,显著增强了视频监控系统在实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效果。
机遇
事实上,自2004年国家提出创建平安城市以来,对该项目的总投资超千亿。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到2005年年底,平安建设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展开。此外,多个省市还先后出台《2006年-2010年平安建设纲要》。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全国平安城市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有力支持。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平安城市建设从科技强警战略和“3111”试点工程两个大项目开始,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历时两年,21个示范城市建设政府投资近55亿,社会各界投资近百亿;2006年第二批38个示范城市的直接和间接投资超过200个亿;截至2008年第三批科技强警开始建设,示范城市总量已达到180多个。在此期间,“311”试点工程也在飞速地进行,2005年第一批22个示范城市总投资在150亿以上,2006年第二批启动了66个地市以及下属419个市、县和街区,总投资也在百亿以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生物识别专家苏光在慧聪安防网主办的北方区域论坛中提到大公安部投入2000多亿,实现公安全国的联网。为了实现这点,全国安防系统标准也相应在2012年6月1日推出了一个GB/T28181关于联网系统的交换、控制、传输等技术规范。为实现联网做了一些准备。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不太景气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安防注入了一支很有活力的兴奋剂,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福音也是很好的挑战。
挑战
谈到挑战,要实现整个平安城市大联网并非一蹴而就。业内人士表示模拟系统升级为高清系统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此外,还涉及平台之间的信息整合以及信息存储问题。各平台相互之间要实现完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图像共享还尚需时日。
兼容性和吞吐量或成绊脚石目前,要实现整个平台的共享还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其中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首先是平台的兼容性,就国内网络高清产品而言,不同的安防企业在制定通信协议时都采用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各个企业的产品通信协议一般情况下都不兼容,国内企业的各个通信协议都存在这个问题,但令人欣喜的是,在解决兼容性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标准。6月1日,《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有了新的规范。虽然有详细的标准出台,但是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尚需时日。采用网络高清产品在产品兼容性问题上需要各个环节全部打通。另外,整个后端的存储和吞吐量问题也是制约互联互通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网络传输,要实现网络监控实用性,多数以高清视频监控为主,而高清图片一个就在6兆左右,以目前国内的宽带费用来看,是支撑不了。
在网络带宽吞吐量方面,要实现各地之间的互通问题,解决网络带宽和各地存储问题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尽管国家正在推行宽带工程战略,但是目前的情况下要实现几万甚至几十万路的视频同时调取和查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无线移动网络的带宽限制问题:目前国内的无线移动网络监控,主要应用CDMA、基于GSM的GPRS技术,以及基于公网的CDMA/GPRS技术。受带宽限制,影像质量有限,即使采用多路捆绑技术,一般最多也只能达到CIF级别的清晰度。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不建议采用CDMA/GPRS技术,因为虽然可以满足实际传输容量的需要,其传输稳定性仍需提高。这是因为CDMA的传输与它的覆盖有关,信号覆盖不好的地区效果很差,信号覆盖好的地区效果很好,也就是说,同样一套设备,在深圳用得很好,到广州就可能不好用。即使某个地区信号覆盖很好,在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若公网信号异常忙碌,在运营话务优先原则下,影像传输就得“靠边站”。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目前我国无线城市建设还处于初期,网络不够成熟,很多城市已经开通的WiFi信号不稳定,这与无线城市现有的运营模式有关。他认为,无线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运营模式,无线城市最大的障碍在于高额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难以收回。
平安城市大联网,有效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将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个视频监控行业的规范程度,也将掀起新一轮平安城市建设热潮,其中需要客服的困难不能小觑,安防企业任重而道远。(慧聪安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