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摄像机暴露出的诸多弊病也或多或少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红外摄像机今年的“火”不同于往年的“火”。安防市场如今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在原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红外摄像机厂家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不得不降低成本,这也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进而导致产品返修率逐渐攀升。
红外摄像机市场发展
红外摄像机厂家是顺应了我国特殊的市场需求。据了解,国外市场基本上不生产红外摄像机。其原因,一个是红外摄像机本身是一个高温产品,在大多数监控环境下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如煤矿监控、工业监控等等。第二是红外摄像机的低价竞争严重影响了产品寿命,据调查,普通的红外摄像机使用寿命一般不到一年。产品使用寿命短对于红外摄像机厂家来说也许是更多的利润空间,然而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却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红外摄像机市场势不可挡,因此各红外摄像机厂家也在不断开发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国外摄像机品牌如三星、索尼为适应中国本土化也推出了红外摄像机,但为了解决红外摄像机弊病,国外研发出了超低照度摄像机。我国也可以研发出更具优势的红外摄像机产品,弥补其本身的功能缺陷,还可以解决安全隐患。
目前红外摄像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还是LED红外摄像机,但绝大多数产品照射范围只能达到100米以内。在应用方面,红外摄像机主要还是应用于民用领域。红外摄像机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市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近期摄像机市场上又出现了能在夜间不用可见光也能像白天一样从监视器上直接观察人和物的激光夜视摄像机。
激光夜视摄像机技术不同于热红外成像技术和微光夜视技术,热红外成像技术只能看到人和物体的热轮廓,看不清物体的真实面目。微光夜视技术需要一定的月光、星光和环境光才能看到物体,如果没有光就什么也看不到。利用红外灯辅助照明虽然也能看到目标,但都不能克服红外光暴,不能隐蔽观察,容易自我暴露目标,图像受光波干扰,达不到像黑光夜视摄像仪一样的可视效果和清晰度。
从去年开始,红外摄像机厂家开始推出一款名为白光灯夜视摄像机,是与红外摄像机相对应的一种产品。据介绍,白光灯摄像机的优势是在晚上也能呈现出彩色图像,这不同于红外摄像机只能拍出黑白图像。白光灯夜视摄像机有调光技术,灯光的强弱是由周界环境来决定,周界环境越暗,灯光越强。这种白光灯摄像机比较适合于人迹较少的偏远工厂,其显眼的灯光还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但白光灯摄像机实际效果及产品质量还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红外摄像机厂家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过程,红外摄像机在某些功能上有它的优势,但是红外摄像机厂家不能以牺牲产品寿命为代价,怎样解决红外摄像机寿命短、散热差等问题也是红外摄像机厂家在红外摄像机未来发展中要解决的命题。希望我国的安防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为用户带来更实用的功能。
红外摄像机弊端
由于红外摄像机具有夜视功能、隐蔽性强、价格又实惠等突出优势,一直备受用户青睐。但应用过程中显露出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影响和制约红外摄像机的弊端主要有几方面:
1、防水及散热效果不佳
红外摄像机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内部或多或少会出现汽水(此现象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外壳的密封效果不够和当时装机时没有考虑到温差。当红外灯开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由于外壳的散热效果不够,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摄像机的使用寿命。
2、夜视效果不理想
此现象主要表现在手电筒的效果或者距离不够,这主要是由于红外灯的角度和功能所造成的。
现在红外摄像机所使用的红外灯又称850红外发射管,峰值波长在850,角度从5-60度可以选择,当红外发射管角度越小时照射距离越远,手电筒的效果就越明显,反之,角度越大就没有手电筒的效果,但是距离就大打折扣。
3、颜色失真
红外摄像机的色彩在白天都会或多或少的偏色,这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摄像机滤光片的问题,一般红外摄像机使用能透过一定比例红外光线的双峰滤光片,其优点是成本低,但由于自然光线中含有较多的红外成份,当其进入CCD后会干扰色彩还原,比如绿色植物变成灰白等等(有阳光的室外环境尤其明显)。
4、临界点的反复跳变
这是由于部分不管是配置了IRCUT双滤光片还是用双峰滤光片的摄像机在某些复杂的光线的环境下不能稳定的工作造成的,同时因为多数厂家都是使用简单的如光敏电阻感应器等方式去控制IRCUT双峰滤光片的工作状态,其临界点的反复跳变就不能尽人意了。但是如果采用智能芯片来控制,其模糊逻辑能力能有效控制IPCUT双滤光片的工作状态。
5、使用寿命短
使用寿命短是普通红外摄像机的通病。LED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换为有效的光能量,一部分则转换为热能,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对产生的热能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处置。当产生的热能太多,或没有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时,机内温升过高,导致LED的过快老化引起照射距离的过快下降。特别是一些生产者,没有健康的经营理念,片面追求交货时的性能,忽视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没有解决发热和温升过高问题的情况下,拼命追求亮度和距离,更是造成其使用寿命急速下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