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诚轩科技
400-6789-389
当前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 >

上海公安派出所实施一线综合执法模式

时间:2022-04-12 作者: 湖南诚轩 点击:

今后,

不管交通还是社区,

派出所民警都能管!

根据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要求和智慧公安建设战略部署,今年1月起,上海市公安局在全市400个派出所全面实施一线综合执法勤务,最大限度实现基层警力的统筹使用、警务资源的高效运作,强化派出所民警平安建设组织者定位,进一步深入融入社区治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淡化警种意识,强化警察意识,不但使警务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最优分布和集约使用,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一线综合执法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智慧公安建设的现实需要,将有助于解决基层一线警力不足、分工过细等问题,使公安派出所更好地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职责使命。

 

坚持“属地主战”

打造综合性战斗实体

 

“原来发生碰擦交通事故,巡警到场后要等交警来处理,现在不用多等,现场派出所警察就能帮我把事故责任定了” 这是一线综合执法勤务模式给宝山市民李先生带来的最直观感受。

不同于以往,原本交通管理都是由属地交警支队管理,现如今,辖区内的一般道路交通管理职责都由派出所一线综合执法民警承担。

“属地主战就是要将我们派出所打造成一个综合性战斗实体。”宝山分局顾村派出所所长张华介绍说。“这样的模式让基层派出所勤务更自主、更科学。”派出所可按照社区、楼宇(单位)、街面、窗口、办案等勤务需要,因地制宜设定勤务模式、优化警力配置,实现基层警务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最优分布,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效能。

“一线综合执法彻底打破以往基层民警‘一人一岗一分工’的职责细分,将社区民警、交警等一线执法力量有效整合”张华表示,老百姓有事找警察就可以了,不用考虑警种分工,极大地改善群众的体验度。

遇到一线综合执法民警无法完成处置的任务,怎么办?目前本市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民警被统一划分为一线综合执法、后台专业执法两大类。警情将第一时间就近推送给一线综合执法民警处置,依据紧迫性和复杂度不同,由后台专业执法民警梯次递进支援,解决现场执法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去年,这种递进执法模式已在6个分局试点,运作效果逐步显现,试点地区派出所警力平均增加12.3%、交通类110警情现场处置效率同比提升18%

一线综合执法民警不仅仅承担着交通、巡逻等职能,更是社区平安建设的组织者。全市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强化一线综合执法民警平安建设组织者定位,深化派出所民警兼任居(村)党组织副书记、综治工作站副站长机制,进一步融入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经初步统计,一线综合执法后,全市共计1800余名民警、4600余名辅警根据“人随事转”的原则下沉派出所。目前,全市早晚高峰岗位数达到1393个,街面见警率、民警管事率明显提升,全市交通类、治安类110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5.4%42.6%,辖区治安秩序、道路交通秩序总体向好,取得了“1+1>2”的效果。

 

打造“智慧警务”

协同治理模式扎根落地

 

“疫情期间,子女亲人不便探访,独居老人生活就是我们社区关注的重点”黄浦半淞园派出所所长王毅刚表示。黄浦分局半淞园辖区安装882套智能“烟感”装置,实时掌握独居老人家中的烟雾环境。一旦发生情况,综合指挥室会立即响应,民警、楼组长、志愿者会第一时间收到相关预警信息,并及时保障独居老人的健康安全。

目前,全市8600余个封闭式小区、1800余个开放式社区、2800余个楼宇(单位)已建成智能安防设施,对各类风险,实现了“感知、研判、指挥、处置”四个环节的闭合运行,构建形成研判多维、精准指挥智能指挥调度模式。

“哪里最拥堵,哪里有隐患,一线综合执法民警出现在哪里”王毅刚介绍。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都能以“可视化、智能化、实时化”呈现,同步实现了警情实时撒点、警力精准定位、就近推送处置、在线提供支撑,并按照处置预案体系,按需调动专业执法民警梯次递进支援。据统计,一线综合执法全域推开,警情到场时间平均缩短20%,警情处置时间平均缩短35%

智慧警务还将进一步推动部门协同治理模式。

 “建筑工地上的噪音扰民情况,光是警察出动‘治标不治本’,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治理才有效果!”据悉,上海全年110报警呼入量约1200万,其中60%是非警务类信息,公安机关对大量非警务信息没有法定管理职责,不去处理群众就会不满意,去了又解决不了问题。

而现在,综合指挥室同步对接政府部门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智能感知后将市民报警求助(110、12345)等不同渠道获取的风险隐患信息汇聚到一起,精准研判、分类推送,推动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绿化市容等执法队伍整合,努力实现“7×24”小时值守响应,各部门依责响应、通力协作,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建设“综合窗口”

政务服务更优质、更便民

 

“居然家门口的派出所就能办理出入境业务,真的好方便。”宝山顾村居民吴先生表示。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办理公安业务,上海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前台综合受理、后台专业支撑、业务深度融合、数据网上流转”工作模式,在全市268家派出所建设“综合窗口”,实现户政、治安、出入境、交警等高频业务的“跨警种”综合性办理功能,实现群众办事从“找警种”到“找警察”的转变。据悉,今年全市400家派出所将全面建成“综合窗口”。

此外,闵行分局全域派出所已将公安“综合窗口”进驻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徐汇、长宁分局所属派出所正加快进驻步伐,实现“进政府一扇门,办群众大小事”。比如,群众可以在办理居住证、社保卡后,“一站式”办理身份证、交通违法处理等事务;可在为新生儿办理出生登记后,同步办理新生儿医保卡等事项。

围绕调整优化办事流程等问题,上海公安机关累计归集21类5700多万张电子证照(约占全市总量的60%),减少群众要求提交纸质证明的事项数量,办事材料平均减少52%,办理时限平均减少58%

目前,市公安局已将全部71个审批事项和67个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总门户,其中户籍证明开具、出入境记录查询等75项实现“零跑动”办理,其他63项也均实现只跑一次就能办成。此外,还将172项个人常见业务接入“随申办”APP222项事项接入“随申办”小程序,方便群众随时、随手办理。

 

一线超大型城市呼唤有一流的治理模式,更需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上海市公安局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目标,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线综合执法模式,推动全民安防、协同治理和精准警务模式有序衔接,努力把全市公安派出所打造成保一方平安的综合性战斗实体。


全域推开一线综合执法

让公安派出所成为平安建设组织者

 

在家门口派出所就能办理交通违法业务;给社区“一网通办”机器“三分钟”,居住证立等可取;进社区服务中心 “一站式”办理新生儿户籍、医保等事项;“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开具户籍证明,并快递到家……515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了上海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目前上海全市400个公安派出所已全域推开一线综合执法,最大限度实现基层警力的统筹使用、警务资源的高效运作,充分发挥平安建设组织者作用,更好地承担起守护一方平安、服务市民群众的职责使命。

近年来,上海公安机关以智慧城市、智慧公安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派出所工作和队伍建设,通过打造智能安防体系、推进警务流程再造、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实现由警务活动执行者向平安建设组织者的职能转变,使安全有序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金名片”。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万余个居民小区完成智能安防建设,并基本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助力全市刑事案件断崖式下降、破案打击效能“爆发式”增长;一线综合执法全域推开以来,警情到场时间平均缩短20%,警情处置时间平均缩短35%,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指数达到了历史最高。

下阶段,上海公安机关将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主动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多远化解矛盾纠纷,当好平安建设组织者,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科技含量提升,深化派出所智能化建设应用,为派出所工作注入新动能;纵深推进警务流程再造,优化派出所打防关系,建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深化“综合窗口”建设,最大限度释放派出所工作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