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1时多,三水乐平镇机关饭堂内人们已吃完午饭,陆续离开。工作人员卢国斌开始清理位于饭堂一角的剩菜桶,半米不到的桶中剩菜大约有半桶,卢国斌花了十分钟不到便清理完毕。
“如果是在几个月前,两个剩菜桶都不够装。”卢国斌说。转机是发生在饭堂装上摄像头之后。
乐平镇机关饭堂每天要为25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早午晚三餐,在装摄像头之前,主管后勤的镇委办常务副主任李仕标发现,饭堂每月费用越来越多,但大家对饭菜质量意见却越来越大。经过调研,他们发现,问题正是出在“浪费”上,“因为没有监控,很多人一到取菜区就使劲拿菜添饭,结果吃不完,都倒掉了。”
为了制止这种浪费之风,今年2月,乐平镇委办想出了“软硬兼施”的办法。硬办法就是在饭堂里加装了三个摄像头,一个对准门口的刷卡机,防止有人吃“霸王餐”;一个对准取菜区,防止有人挑挑拣拣;一个则对准了剩菜桶,“专看谁浪费食物多。”李仕标说。
软办法则是在饭堂各处张贴警示语,用文化改变大家浪费的习惯。比如刚进饭堂门,抬头便可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两句格言;在剩菜桶旁,则写着“粒粒皆辛苦”五个红字;每个饭桌上,还放着写有“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的牌子。
短短5个多月,成效显著。昨日12时多,乐平镇宣传文体办的叶瑞森如常来到饭堂,只见他拿了四五根清水菜心、5块小土豆和一块肉饼,舀了两勺汤,打了二两饭便与同事一起坐在桌子上吃了起来,身边人饭菜或多或少,但最后都吃得干干净净。
“装了摄像头,大家都觉得多了‘温馨提示’,不敢随便浪费。”叶瑞森说,现在大家都养成了习惯,吃多少就拿多少,也不敢挑肥拣瘦了。
几个月下来,李仕标发现,结合改善招投标办法,饭堂每月开支节省了两成。
久而久之,节约成为了大家的自觉行动,“之前每周都要看一次监控情况,抓到浪费的人要通报批评,现在经常一个月抓不到一个,我们也不用常常盯着了。”李仕标说,摄像头还起了另一个作用,以往有个别人会早退到饭堂吃饭,现在有了摄像头,大家都不敢“偷懒”了。
其实,饭堂装监控只是乐平镇党委整治“庸懒散奢”的其中一招。此外,他们还邀请镇人大代表充当“第三方巡查员”,明察暗访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庸懒散奢”现象,发现问题,都会通报到各单位要求整改,以此改正作风。